隨著雙十一來臨,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商場紛紛加大促銷力度,吸引消費者購物,但在購物之中,針對網絡市場網絡廣告、產品質量、價格監管、消保維權等違規行為也就越發凸顯。
在數以億計的數據中
如何鎖定監管主體范圍?
如何識別目標商品類別?
如何研判出涉嫌的精準違規?
如何對應的相應的違規法律條例?
如何即時進行電子取證
以防商家下架刪除?
都成為監管以及監管延伸之外的難點
But
本次雙十一,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秉持 “以網管網”的方針,運用最新的互聯網大數據監測技術對主流電商平臺、本地第三方自建平臺、微信公眾號的全面監測,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市場網站的合規運作。
對于原先傳統人工監管難以確認的網絡市場主體,經營行為、違規行為都交由擬人化的程序去完成,同時結合了OCR技術、AI算法、分布式監測技術等多項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技術。
把原本人工需要花三個月甚至半年做的事,讓機器幾天就完成。
本次監測主要針對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重點類別商品進行大數據監測,在雙十一期間已累積監測了數百萬次目標網頁,監測鎖定了十余類違規類型。
截止“雙十一”當天,我們共監測了咸寧發貨地的店鋪數23585家,商品鏈接數達486552條,商品銷量達1956萬件。從監測的商品類別來看,食品類、家居日用、彩妝用品銷售居高,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以上。
通過關鍵詞,采集到咸寧市的鏈接有486552條,涉及23585家店鋪。
對這些鏈接進行違規排查,排查出42條違規線索,涉及9種違規類型,涉及平臺有淘寶(24條)、天貓(4條)、阿里巴巴(6條)、微信公眾號/小程序(8條)。
違規線索涉及咸寧市6個區縣,分別為:赤壁市(9條)、崇陽縣(8條)、嘉魚縣(3條)、通城縣(5條)、通山縣(1條)、咸安區(16條),主要違規行為有不正當競爭、價格欺詐、禁止銷售、批號異常、生產許可證批號異常、虛假宣傳、許可證未公示、證照異常、未公示專利號。
同時由系統發現的違規線索中,食品和化妝品的違規數較高,主要涉及的違規行為有食品類宣傳“養肝、醒酒、月經調理、補腎、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多種功效性用語的虛假宣傳行為、銷售預包裝食品,但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行為、商品宣傳特價,但實際銷售并無優惠或折扣等價格欺詐行為等等。
這是發現的某某平臺上食品宣傳“醒酒、美容美顏”,“對感冒頭痛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增強人們的免疫力”等多種功效性用語的行為。
案例2:
這是某寶平臺發現的食品暗示“提高代謝、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有提高免疫力,抗敏,改善肝腎的效果,有助眠、養胃、通便、緩解關節不舒服、降低甘油三酯”等多種功效的行為。
這是微信發現的名為“某某養殖”的小程序在銷售野味的行為。
案例4:
這是某寶平臺發現的食品暗示“提高代謝、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有提高免疫力,抗敏,改善肝腎的效果,有助眠、養胃、通便、緩解關節不舒服、降低甘油三酯”等多種功效的行為。
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監測系統,排查出精準違規線索,并鎖定所在區位置并進行下發排查,由該轄區監管部門進行督促整改。
整個系統應用形成一個完整的監督執法閉環,是互聯網監管的一大“利器”,是網上違法違規商家的“克星”,成為他們頭上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
同時,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充分發揮“互聯網+監管”理念,創新性地實現智能化的數據監管、清洗、判斷。
打破數據孤島、破解了業內監管難題,從原本人工排查一家商家需要10分鐘的效率,提高到成百上千家商家,僅用1天完成巡查,提速了數百倍,真正落實了“以網管網”的工作理念,具有落地性、創新性、可復制性。
未來,此系統將得到監管部門更廣泛的運用,監測消費者關心的違規行為,規范咸寧商家在互聯網上的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的合法利益,為咸寧市的互聯網經濟保駕護航。
編輯:金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