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形式多樣、“永遠跟黨走·開學第一課”氛圍熱烈、“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內容豐富……
近年來,我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著力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著力完善“三位一體”教育網絡、著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讓全市未成年人沐浴在陽光下。
價值引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月3日,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609班,“雷鋒精神伴我行”主題班會正在進行。
講臺上,班主任李杰斐用生動的語言,將雷鋒的故事、雷鋒精神的內涵、為什么要學雷鋒等內容娓娓道來,呼吁大家積極行動,為創文貢獻力量。
班會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從自己做起,做文明事、當文明人,深入踐行雷鋒精神。
這堂熱烈而生動的班會,是我市中小學校突出價值引領、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場景。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各個方面,作為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堅持用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強化學習教育。充分發揮學校和課堂主渠道作用,利用“朝讀經典·起點閱讀”、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開展“永遠跟黨走·開學第一課”主題學習活動。
深化主題教育。精心設計、組織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實踐活動。在“清明”“五四”“國慶”期間,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等活動,50余萬人次參與。組織“二十四節氣伴我成長”活動,參與人數在全省市州中排名首位。
優化特色教育。堅持以美化人,邀請文化名家進學校、少年宮講授傳統文化課592節,舉辦“星光之夢 玉兔迎新春”等各類閱讀活動,受眾達210萬人次。
2022年,我市1人入選湖北省“新時代好少年”、3所學校被評為“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三位一體”,厚植青少年成長沃土
文化墻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標語醒目而溫暖;走廊上,一幅幅文明禮儀圖片和畫報生動活潑;教室里,學生們自辦的文明行為主題“手抄報”內容豐富多彩……春日,漫步全國文明校園市實驗小學,無不透出一種溫馨和諧感,無不充滿著積極向上的力量。
學生家長夏鋒感慨,文明之花盛開在校園內,體現在孩子言行舉止的方方面面,將孩子交給這樣的學校,放心!
近年來,我市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對照“六好”創建標準鑄魂育人,筑牢學校教育主陣地。截至目前,共有全國文明校園3所、省級13所、市級39所。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參與。近年來,我市在筑牢學校教育主陣地的基礎上,不斷夯實家庭教育責任田、打造社會教育大熔爐學校,持續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體系,厚植青少年健康成長沃土。
2022年的一組數據,是我市“三位一體”體系全面加強、凝聚強大育人合力的生動寫照:
在家庭教育方面,深化家庭品牌建設,開展“萬戶家庭講家風故事”音視頻征集宣傳活動,3個參賽作品獲省級榮譽;開展“清廉家風接力”和家風家訓系列活動,傳遞“清廉書包”500余個;開辦《寧姐姐開講啦》,開展家風家教宣講50期。推選全國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各1個,荊楚最美家庭1個。
在社會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重點圍繞習慣養成、興趣培養、益智健體等方面開展活動105場,服務1.5萬名兒童。開辦家長學校,開設“四點半學堂”,服務未成年人5.6萬人次。開展“護苗”行動,出動執法人員1100人次,查扣違規發行教科書1167本、非法出版物749冊(套)。
文明實踐,繪就未成年人護航圖
3月18日上午,中心城區永安街道同心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區團委、區科技館、湖北科技學院開展“快樂星期六”活動,40余名學生參加。
“科技伴成長 筑夢向未來”活動上,志愿者通過面對面講解、實物演示、現場互動等方式科普人工智能知識,進一步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流動青少年宮”公益課堂上,大家在街舞老師的教導下,認識街舞,學跳街舞,增強手腳協調能力……
去年以來,咸安以永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試點,啟動“快樂星期六”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目前,“快樂星期六”主題志愿活動已覆蓋全區各社區和村。
這是我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重要載體、繪就未成年人護航圖的一個縮影。
2022年,我市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全力打造“快樂星期六”等品牌項目,重點圍繞習慣養成、興趣培養、益智健體等方面開展活動105場,服務1.5萬名兒童,“四點半學堂”服務未成年人5.6萬人次。
去年暑假期間,在全市建設暑期“希望家園”76個,招募青年志愿者475人,為2903名留守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親情陪護等志愿服務。同時,組織“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動,全年參與文明隨手拍4500余次,宣講720余次。
依托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我市積極搭建和豐富未成年人活動載體,完善設施網絡,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質。
立德樹人,花開有聲。通過持續不斷地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我市著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讓城市的希望之光更為閃耀。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托起幸福“夕陽紅” ——我市開展“孝親敬老”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掃描
下一篇:
構建從“指尖”到“身邊”的文明實踐新生態 咸寧有朵“志愿云”
洪山高中住校生進門先消毒武大附中校園消殺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測溫通道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郭會橋揭明玥肖楊張裕通訊員董綴...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勃、甘源、通訊員丁小波、譚陽清報道:臨近開學,崇陽縣各學校采取最為嚴密的防控措施保障師生健康安全,...
學校先后被評為市級“示范高中”、“法治學校”,省級“校園管理先進單位”、“課改先進學校”、“綠色文明校園”、“高效課...
校園,作為教書育人的所在,是文明的重要傳播場所,也是展示文明的窗口。紅榜: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6...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陳蕾報道:6月24日,咸寧高中民主議事會在該校行政樓舉行。隨著交流探討的深入,議事會氣氛更加熱...
咸寧網訊?通訊員通教宣報道:為落實劃片招生政策,規范招生行為,根據《通城縣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安排, ...
目前,該局“八個一”活動已按規劃全面展開,一個師生入心、家長入耳、社會入眼的“清廉學校”建設熱潮,正在蔚然形成。
目前,該局“八個一”活動已按規劃全面展開,一個師生入心、家長入耳、社會入眼的“清廉學校”建設熱潮,正在蔚然形成。
沈鍇是赤壁市實驗小學校長,從教20多年,以其扎實的作風和出色的工作成績,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3月28日,市委主要領導到咸安區調研督導學校創文工作,強調要深刻認識學校在文明創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讓文明在孩子們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