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一個熱點,借勢發力,探索稅宣新途徑
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再到《朗讀者》節目的火熱播出,央視對傳統語言文化推廣層層深入,文化傳承這一熱點,近年來回歸大眾視野。今年的稅收宣傳月,市國稅局、地稅局借助這一社會文化背景,聚焦傳統文化熱點,輔以現代媒體手段,推出“稅月有聲”音頻征集活動,通過豐富多元化的方式“熱”呈現,生動再現稅收背后的故事,進而打造一場“全民參與的稅收文化盛宴”。
著眼有角度。著眼一個“稅”字,“稅月有聲”活動,緊緊圍繞今年稅收宣傳月主題,征集的文字作品及朗讀的音頻,均與“稅收”有關。結合一個“讀”字,將與稅有關的故事,通過朗讀的形式展現出來,傳播稅收好聲音。突出一個“人”字,參與主體既包括稅務工作人員,也包括企業會計等與稅有關的各界人士,稅月有聲的朗讀者不需要字正腔圓,無須恪守專業標準,通過朗讀,傳播稅收故事,傳遞稅收感悟,傳承稅收文化。
聯合有廣度。市國稅局、市地稅局與主流媒體融合。由電臺主播試讀,并利用咸寧廣播電臺,在黃金時段滾動播出,將稅收好聲音傳遍千家萬戶。依托云上咸寧專欄、咸寧人民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咸寧國稅微信公眾號、咸寧地稅微信公眾號、咸寧共青團微信公眾號等本地傳統媒體及新媒體推出稅月有聲作品展播。與學校企業結合。開展稅收進校園活動,走進崇陽港口鄉小學,童音朗誦《家家公民都愛國》。開展稅收進企業活動,走進湖北天源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稅企聯合舉行朗誦會。
征集有寬度。參與人員類別多。涵蓋國地稅工作人員、企業會計、電臺主播、各大學校老師、學生以及幼兒園的小朋友。征集作品種類多。包括原創詩歌、原創散文、小小說,改編后的稅收三字經。參與方式平臺多。包括電臺錄音棚、手機錄音器、考拉FM電臺軟件、荔枝FM直播等,低門檻的參與方式,高質量技術保障,大范圍地激發了全民參與積極性。
二、搭乘一個載體,傳遞真情,講述稅收好故事
朗讀是用聲音解讀文字,文字組成的內容被聲音頌揚出去,傳遞的則是情感。稅月有聲的朗讀者,用朗讀的形式詮釋心中對稅的理解,將無聲的情感有聲化,將無形的力量延續,讓稅收宣傳新樂章在香城傳播。
故事有溫度。通山縣國稅局“稅二代”柯峰的作品《我愛稅徽》,傳遞著新一代國稅人對稅收事業的熱愛。高新區國稅局劉惠先朗讀父親的原創作品《不會忘記》,道出了兩代稅務人的榮光與希望。嘉魚縣國稅局劉新明原創稅收組詩《音符》、《城的眼稅的影》、《網上網下》,道出了稅收也可以很詩意。機關幼兒園童聲誦讀《稅收三字經》,將稅收的聲音回歸本真。通城縣地稅局張習敏的作品《我的地稅情》,講述了自己因“稅”結緣的精彩歷程。咸寧市地稅局艾蘭的作品《父親的23個‘四月’》以及沈力的作品《父親》,將讀者帶回了記憶深處的悠悠“稅”月。企業會計王晚霞以《這些年,我所經歷的納稅服務》詮釋“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車購稅分局新進公務員胡勇強的作品 《給他(她)一個笑臉》,記錄著入職以后的心得體會。
參與有熱度。截止到目前,共收到音頻作品120余篇,文字作品300余篇,編錄發出的作品60余篇,參與錄音棚錄制260人次。錄音作品累計閱讀量達到八萬余次,收聽量十萬次,平均每篇作品閱讀量達1000余次,轉發量100余次,點贊數80余個。各縣市國、地稅局圍繞“稅月有聲”開展活動十余次,參與人數3000余人次。
互動有深度。各縣市區局在完成規定工作的同時,結合各地實際開展“稅月有聲+”活動。崇陽縣舉行了“國地稅朗讀PK賽 ”,展現了國地稅的團結與拼搏。赤壁市國、地稅局走進蒲圻初中,開展“童聲頌稅義 稅宣進校園”千人誦讀系列活動。在4月最后一個升旗日舉辦“陽光下 與稅同行”校園千人誦讀活動,兩千名學生齊聲朗讀詩歌《古風稅收》,將稅收的種子在象牙塔生根發芽。通城縣組織藍色訓練營+稅月有聲活動,以青年稅務干部成長為依托,吸納青年干部參與其中,分享成長故事。高新區組織青年稅務干部開展稅收美文朗誦會,分享經典美文。咸安區組織稅務干部走進湖北天源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舉辦“誠信·敬業”征納朗誦會。
三、打造一個品牌,放大效應,激發稅感新動能
稅月有聲活動,是將稅收宣傳與傳統文化結合,輔以現代媒體手段,生動再現稅收背后的故事,進而打造一場低門檻的全民稅收文化活動。活動自開展以來,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各大媒體助推下,逐漸形成了具有咸寧特色的稅收宣傳品牌。
宣傳有力度。利用自媒體宣傳。在咸寧國稅內外網,咸寧國稅、咸寧地稅微信公眾號,向全社會有獎征集并展示稅收有關的故事、散文、詩歌等朗讀音頻作品,其中“【稅月有聲】千元大獎尋找咸寧最美朗讀者”的征集令,刷遍朋友圈。加大本地媒體宣傳。依托各類新聞媒體發出征集令,進一步擴大稅收宣傳的參與度、覆蓋面和影響力。在云上咸寧設置專欄,同步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情況。在咸寧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進行優秀作品展播。在咸寧日報、香城都市報,進行活動宣傳。拓寬省級媒體宣傳。陸續在省局內外網推出,“【圖說稅事】傾聽朗讀者的稅月有聲”、“童聲頌稅義 稅宣進校園”、“稅務版朗讀者 傳遞稅月好聲音”系列報道。
成效有速度。活動一經展播,在聽眾中引起良好反響,更多人越來越了解稅收、關心稅收、支持稅收。來電咨詢參與人員不斷。市局辦公室接到來自各地聽眾來電,詢問參與方式并報送文字、音頻作品。評論點贊人數不斷。南玻財務人員王晚霞在微信上評論:聽了《稅務日記》,很有感觸。窗口工作繁瑣重復,稅務人真心不容易,征納雙方應該多一份理解與寬容。電臺錄制人員忙個不停。活動開始后,電臺錄音棚從早8點到晚8點,排滿了錄制工作表,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剪輯配樂。
傳承有高度。進入新媒體時代,可感知、可觸摸、有溫度、有生命力的文化宣傳越來越受人們青睞。此次“稅月有聲”活動,是將稅收與傳統文化方式相結合,是一次傳統文化的回歸,更是稅收宣傳的一次創新。既是對稅風家風的傳承,也推動了稅務文化融合,增強了社會認同,有利于營造和諧稅收環境。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打好組合拳 助力大招商
下一篇:
市地稅局做客“黨風政風熱線”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