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學生村官的青春答卷 ——記崇陽縣石城鎮方一村黨支部副書記胡濤彪
記者漆兵 攝影張仰強 通訊員李周鳳
| ||
|
考上大學,在城里找份工作,是不少農村孩子的夢想。崇陽縣石城鎮方一村 “90后”小伙胡濤彪卻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大學畢業后,他不顧親戚朋友的反對,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踏上了回家的路——當一名村官。把家鄉建設好,提高父老鄉親的生活質量,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了胡濤彪的奮斗目標。
從年薪10余萬的企業白領,到天天奔波在田間地頭的村干部,胡濤彪完成了自己身份和角色的改變,他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與鄉親們的福祉融合起來,為建設美麗鄉村默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實現鄉村振興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盡心助力發展
2017年4月,即將大學畢業的胡濤彪作為學生會主席保送到武漢東風汽車集團實習,由于表現突出,被公司錄用,成為正式員工,年薪10余萬。
2017年國慶長假,胡濤彪回鄉碰到了方一村黨支部書記熊衛慶,兩人聊起了家鄉的發展。胡濤彪向熊衛慶表達了自己想回農村發展,并向黨組織靠攏的想法。熊衛慶邀請胡濤彪到村委會當文員。
胡濤彪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長大后,他一心想為家鄉干點事,村黨支部書記的話在他心里激起了層層漣漪。經過反復思量,他最終決定辭去東風汽車集團的工作,到村里當文員。
放棄10余萬的年薪,回到村里每個月拿800元的工資,身邊的親戚朋友對胡濤彪的決定不理解。胡濤彪的父親是名共產黨員,他對兒子說:“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支持你!”有了父親的理解支持,胡濤彪更加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農村。
2018年,胡濤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向村黨支部書記熊衛慶講述自己的初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讓千百萬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我的初心就是把家鄉建設好,讓家鄉的父老鄉親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一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423戶,1695人。村“兩委”班子成員年齡偏大,普遍對現代化辦公設備力不從心,作為村委會唯一一個懂電腦的人,胡濤彪發揮熟練掌握現代辦公設備的優勢,主動承擔起了大量的工作。
2018年,胡濤彪當選村委員,2019年,當選村支部委員并任村黨支部副書記,負責紀檢監察、精準扶貧等工作。
“當了3年的扶貧專干,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胡濤彪說。為了給農民增加收入,村“兩委”堅持加快經濟發展,擺脫貧窮落后面貌的戰略,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全村扶持發展養豬專業戶7戶,年出欄量19000頭。2018年,經村級招商引資,引進浙商將紅龍片3000畝土地進行流轉種植雷竹,解決了當地近50戶村民的就業問題。
貼心服務群眾
村里的老百姓都喜歡用崇陽話親熱地喊胡濤彪“彪姑”,遇到問題也總愛到村委會找“彪姑”幫忙。
“和老百姓打交道既要有耐心,還要細心。一個政策要反反復復講好幾次,一件事要多跑好幾趟。”經過幾年的摸索,胡濤彪也慢慢總結出了一套和農村老百姓打交道的經驗。他一直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老百姓找他辦的任何事情,他都辦得妥妥當當。他知道,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大事。一年365天,胡濤彪幾乎每天都早出晚歸,為村里百姓解決各種問題。
胡濤彪家隔壁的胡大叔是精準扶貧戶。胡大叔年近60歲,腿腳行動不便,不能外出務工,家里沒有經濟來源,夫妻倆生活非常拮據。胡濤彪一直把胡大叔當成自己的親人,幫胡大叔家解決生活上的各種難題。他經常開車去縣城幫老人買降壓藥,還介紹胡大叔的老伴到雷竹基地種竹子,到養豬廠掃地,希望以打零工的形式,幫胡大叔家增加收入。
去年,村里的余爹爹獨自上山砍竹子,下午2點多出門,晚上9點天黑了還沒回家。家人見老人遲遲未歸只好到村委會找人幫忙。胡濤彪了解情況后,一邊立即向上級報告情況,一邊召集群眾上山尋找。大家一直找到凌晨1點,山里實在太黑,出于安全考慮,只能停止搜索。第二天,天剛亮,胡濤彪又帶著群眾上山尋找。早上8點多,終于在一個山洞里將摔傷了腿的余爹爹救了上來。
去年汛情期間,胡濤彪一直沒有回家,每天都堅守在村委會,餓了吃碗面,困了在行軍床上小睡一會兒。由于雨下得太大,村里一些地勢低的公路被雨水淹沒,胡濤彪站在路口,提醒過往的車輛注意安全。村里一胡姓的村民家里被水淹后,胡濤彪第一時間趕到他家,幫他收拾整理家具,提醒他注意防止電線短路。
去年6月23日凌晨4點,“轟”的一聲巨響驚醒了熟睡中的胡濤彪,他警覺地翻身下床,只見窗外電閃雷鳴,狂風卷夾著瓢潑大雨拍打著窗外的莊稼地。胡濤彪迅速穿好雨衣,提起手電筒消失在暴雨中。他首先想到的是村里地勢最低的學官片、冷沙堰、肥田港,還有村民的魚塘、養殖場,他一個人把全村巡視一遍后,將水情災情向村支部書記作了匯報,全身濕透的他回到村委會后已是早上6點。
悉心呵護家園
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突然來襲。面對異常嚴峻的形勢,作為黨的最基層組織——村黨支部成為了抗擊疫情的橋頭堡。按上級統一部署,村“兩委”班子成員及駐村扶貧干部,從大年初一開始到本村疫情卡點值班。胡濤彪從元月25日接到通知開始,至3月15日宣布解封的五十多天里,吃在疫情卡點,睡在自己的汽車里,沒回家吃過一頓飯,沒上床睡過一個安穩覺。
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緊俏。胡濤彪利用多方關系,從縣城弄到一批普通醫用口罩和防護服,分發到急需的抗疫一線人員手中,解決了村里的燃眉之急。自村里實行封閉管理后,一些村民家中儲備物資出現不足,胡濤彪自告奮勇,當起了村民的“運輸隊長”。在取得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相關許可后,胡濤彪開車或租用貨車往返縣城10余趟,將方便面、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需品送至村民手中。誰家缺少什么,第一個想到的準是胡濤彪。
去年2月19日深夜11點,正在疫情卡點值班的胡濤彪接到一位村民的電話。村民稱自己腰部突然劇烈疼痛。胡濤彪立即向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得到指揮部許可后安排村醫上門作基礎檢查。經初步診斷,村民腎結石急性發作,急需送鎮衛生院治療。胡濤彪又安排附近車輛將患者送至疫情卡點,隨后聯系石城鎮衛生院準備接診,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患者送至醫院。事后,該村民對胡濤彪感激萬分。胡濤彪樂為助人的高尚品格得到廣大村民的一致稱道。
疫情前,胡濤彪剛剛領到一年的工資1.8萬元。疫情發生后,他主動向石城鎮政府捐贈1萬元,支持防疫抗疫,并要求不公開他的名字。
方一村黨支部書記熊衛慶說:“胡濤彪是村里唯一一名大學生村官。剛開始還擔心待遇低留不住他,但他卻從不在意個人得失,工作干勁十足,對待群眾熱情,受到了老百姓和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
3年的村官生涯,讓胡濤彪收獲滿滿的同時,也讓他感悟頗多: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要有人才支撐。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回到農村這片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村民心中的好組長 ——記嘉魚縣馬鞍山村四組組長劉志翔